光伏建筑行业提速,钢构企业向 BIPV 领域延伸
关键词:
建筑光伏BIPV
(一)光伏建筑为绿色建筑新方向,新建建筑逐渐强制转向光伏建筑 绿色建筑是建筑业减排重要方式,推广绿色建筑大势所趋。在建筑行业内推广绿色 建筑由来已久,十四五期间,在双碳目标的催化下,绿色建筑大面积铺开已是大势 所趋。2020年7月,住建部、发改委等七部委联合发布了《关于印发绿色建筑创建行 动方案》的通知,明确到2022年,当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70%。 2022年5月,发改委和能源局联合发布《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 案》,到2025年,公共机构新建建筑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%。 目前,实现绿色光伏建筑的技术路线主要分为两类:传统的BAPV(Building Attached Photovoltaic)与新兴的BIPV(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)。BIPV 作为光伏建筑新的解决方案,在各领域都具备优势,未来将逐渐取代BAPV的市场。 从与建筑的结合方式看,BIPV具有更广泛的使用空间。BAPV主要应用于建筑闲置 空间改造,多通过支架等将普通光伏组件固定在彩钢瓦或者水泥屋顶上。BIPV应用 除了屋顶,还可以作为光伏幕墙、光伏遮阳、光伏温室等,应用场景更多。以屋顶 为例,BIPV是将组件做成建材,光伏板即屋顶面板,除发电外兼具结构功能。而 BAPV将组件外挂在现有建材之上,需利用现有屋顶结构。对比于BAPV(后置式的 光伏阵列,采用特殊支架将光伏组件固定于现有建筑屋面或墙面结构,不具备建筑 建材和建筑美观作用),BIPV具备多项显著的技术优势,在建筑外观、设计寿命、 屋面受力、防水可靠性和施工难度与速度等方面均领先于BAPV。 对于新建建筑之初即采用BIPV类型,那么性价比是最好的,不仅节省成本也可以节 能绿色环保。但是对于存量建筑而言,BAPV整体经济性更强,即在对原有房屋评 估之后并适当加固屋面承载力即可安装光伏组件,如果是BIPV类型即有可能会拆 换屋面嵌合房屋的结构,成本会因此高很多。因此,从发展的趋势来看,BIPV在未 来会有很多的发展空间,但在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光伏建筑类型还是以BAPV为主。 当前我国光伏建筑应用多为工商业屋顶,市面上大量工业厂房屋顶都采用钢结构而 非混凝土结构。很多钢结构厂房屋顶使用主流的彩钢瓦,彩钢屋面光伏发电项目即 属于上述提到的对已有建筑物彩钢屋面的改造项目,市场空间较为可观。在将彩钢 屋面与光伏发电结合时,建筑物的屋面形式、结构形式、光伏阵列的布置形式及光 伏组件本身的形式等多方面因素,决定了屋面光伏支架的形式也各不相同。其中钢 架或屋架、檩条和屋面板作为彩钢屋面重要的组成部分,其承重能力与彩钢屋面的 光伏支架布置方式具有直接的联系。例如,当钢架或屋架、檩条均能满足设计要求 且屋面板钢度较大时,这种方式是比较合理的安装条件,光伏支架需采用连接件与 屋面板连接,并尽可能靠近檩条位置固定。 ![]() 此外,由于彩钢瓦的使用寿命和荷载能力往往不足以支撑长期承重,因此需要采取 一定措施进行加固,目前比较适用的方法为增加型钢,如在钢梁下增设T型钢或C型 钢达到钢梁钢檩条屋面结构的钢梁加固目的。若存在彩钢屋顶钢板锈蚀严重、电缆 套管或屋面给水管道穿屋面板等情况,还需视情况采取一定措施解决彩钢屋面光伏 发电项目的防水问题。总体来看,在钢结构建筑上安装光伏设备的技术并不复杂, 且相比混凝土结构而言钢结构建筑更加环保,与光伏产品结合也更加紧密,光伏建筑全面铺开将更加利好钢构领域。同时,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日前正在推进《既 有建筑物屋顶增设光伏系统钢结构改造技术标准》的编制工作,为我国既有建筑物 屋顶增设光伏系统后支撑结构的工程质量提供了技术保障,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。(报告来源:未来智库) (二)BIPV 产业链加速成长,钢构企业有望利用先发优势向 BIPV 延伸 BIPV产业链尚处在发展成长阶段。作为光伏行业与建筑行业的交叉领域,BIPV具备 较强的技术壁垒,对相关企业的光伏组件设计制造能力、建筑施工水平及项目资源 获取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。在国家大力推进双碳及绿色建筑的大背景下,BIPV产业 链有望加速成长,已布局光伏建筑相关业务、具有技术储备的企业将凭借市场先发 优势及技术优势率先受益,较好地结合光伏产业链与建筑产业链地企业合作方式将 受到市场利好,勇于探索行业的传统建筑企业将获得新的利润增长点。 就上游光伏组件部分来看,其上游与光伏行业产业链存在一些重合部分。这一阶段 的关键环节主要是光伏电池生产商,相关光伏电池企业可直接转进BIPV产业获得新 的利润增长点,如隆基股份、特斯拉、晶科能源等。 ![]() 就中游BIPV集成商来看,由于BIPV系统的建材化属性较强,相关建筑应用场景定制 化需求及施工精度要求不同,要求相关企业既具备高水平的光伏组件设计及制造能 力,又要求传统建材建筑施工技术及加工能力,因此产业链该部分进入壁垒较高。 但同时因此也能获得较高的盈利水平。目前产业链中游主要形成如下几种企业画像: 1.由光伏产业链上游往BIPV业务延伸:由原光伏电池组件企业为代表,如隆基股份、 晶科能源、天合光能等。其中隆基股份一体化集成化优势明显,BIPV布局深入。隆 基股份已针对工商业客户推出适用于屋顶场景的“隆顶”、适用于幕墙场景的“隆 锦”。2021年收购金属维护领域龙头森特股份27%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,力图贯通 BIPV产业链。2.由光伏产业链配套组件部分往BIPV业务延伸:由原光伏玻璃、支架 等配套组件企业为代表如南玻A、福斯特、中信博等,其中中信博原主营业务为光伏 支架,现已为国内多个光伏项目提供BIPV总承包业务;福斯特为太阳能封装材料领 军企业,2021年与东南网架共同出资组建集投资、研发、设计、建设、运维于一 体的光伏发电新能源合资公司。3.由传统建筑企业往BIPV业务延伸:主要由建筑 钢结构、幕墙、工程三类企业组成,代表如森特股份、东南网架、江河集团、杭萧钢 构、龙元建设等。其中森特股份原为国内高端金属围护行业龙头,有丰富的相关施 工经验及资源储备,2021年由隆基股份入股成为其第二大股东,共同开拓光伏建筑 一体化新领域,有助于构筑产品技术壁垒,有望打通上游材料成本与下游需求环节。 ![]() 钢结构建筑与BIPV高度兼容,协调发展。无论是钢结构建筑还是光伏建筑,都是建 筑节能减排的有效手段,近年来得到政策的大力支持,成为未来建筑业的发展趋势。 公共建筑、工商业建筑作为BIPV的主要应用场景,正是钢结构的优势领域。相比混 凝土屋面,钢结构屋面与光伏建筑更加契合,与BIPV也更加适配。此外,钢结构的 造价比混凝土结构略高,这一直是提高其渗透率的制约因素,与BIPV结合后该劣势 得以被光伏发电所产生的效益所弥补。目前,钢结构龙头青睐BIPV光伏市场,多以 收购和投资光伏各细分赛道龙头,发挥双方产业协同能力,切入光伏行业。 |
上一篇:探索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市场新模式
下一篇:BIPV激活薄膜太阳能电池市场
光电建筑网版权及免责声明:
1)光电建筑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文字或图片,出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,同时本网站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,内容仅供参考。版权归原网站、作者所有,若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2)凡注明“来源-光电建筑网” 的内容属光电建筑网原创,转载需授权,转载应并注明“来源:光电建筑网”。
热门推荐
热点图文
07-15
05-02
04-26
项目案例